猪咬尾巴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么解决?
发布时间:2021-09-01 浏览次数:3828次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症”,是猪产生应激反应后常见的行为,凡是会让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都可能使猪群发生咬尾现象。其中,处于生产状态下的猪群和刚进入断奶期的仔猪,咬尾现象更频发。
猪咬尾症临床表现可分为两个时期:
(1)无损失时期。在这个阶段,猪只会进行普通的并不会产生损伤,吸吮和咀嚼,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损伤。
(2)实际损伤期。猪的尾巴会被咬伤、流血,容易因细菌感染发生炎症及出现后续病症,脊髓炎、椎骨坍塌甚至导致瘫痪或死亡。
当猪只因为咬尾症受到感染且没得到及时治疗时,可能会出现贫血,成为“僵猪”,失去饲养价值。那么猪咬尾症的出现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呢?
(1)猪只本身的特性。
同一猪舍中,如果饲养了不同品种或者同一品种但是体重差异较大的猪,那么猪在吃食或者睡觉时会出现以大欺小现象。另外,仔猪本身活泼好动,可能彼此玩弄耳朵或尾巴,而后诱发咬尾症。
(2)环境因素。
舍内温度、湿度、光线强度过高或过低等不良猪舍环境以及突发的环境变化都会使得猪只出现应激反应致使咬尾。
(3)营养不足。
如果饲料的营养配比不合理使得猪只体内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不足时,可能会导致咬尾症的出现。
(4)管理不当。
同栏猪只头数过多导致管理混乱,猪只槽位以及饮水器不足等情况都会诱发咬尾症的发生。
(5)疾病因素。
寄生虫感染也是诱发猪咬尾症的一大原因。当猪只感染寄生虫时,会引发皮肤瘙痒而烦躁不安,当其选择蹭墙解痒时,可能会导致皮肤出血,从而引起其他猪只的攻击。
那么怎样可以有效地预防咬尾症的发生呢?
(1)合理组群。尽量将品质一致、食量和体重相仿,性情相近的猪放在一起饲养,饲养密度在每栏10~15头为佳。
(2)放置适合猪啃咬的玩具。轮胎、铁链、盐砖等物体都可以充当猪的玩具,吸引其注意力。
(3)手术防治。一是尽早断尾,在仔猪出生时,用剪钳在离尾根大约1厘米处剪断,并涂上碘酊防止感染即可。二是提前去势,最好在仔猪1月龄时进行。仔公猪可阉割睾丸,仔母猪可摘除卵巢、子宫角,防止发情时出现争斗、爬跨现象所引起的咬尾症。
(4)合理配比饲料。饲料配比时要注意营养均衡,满足猪只不同生理阶段生长发育的需求。
(5)改善环境条件。保证猪舍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为猪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